06120007.JPG 

 

「九份的咖啡店」裡說過這句話,「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」,也說過一樣的話。

只是因為想念,連空氣都是媒介,有時候我覺得這城市的人病的不輕。

常說相愛的人在一起,周遭都變成粉紅色,只有彼此的個體鮮明,

而分開時,多數人是短時間內,不管是傷痛或美好,都放不下心裡那份重量的,因為有愛,才會有情緒。

 

有些人把這些舊愛當成塵封往事,再也不會去碰,我想那不是因為還有感覺,有些人把這種不能和過去的他聯絡的行為視為一種放不下、看不開的行為,我是非常不認同的。對這些逝去的愛不再碰觸,對我們來說是因為每一段過程、每一個過客,都是造就人生的關鍵,你有聽過時間能倒轉嗎?該放在後面的就放著,無需強裝開放,硬要實行現在都市人的準則,大家都可以是朋友。

 

我還是一樣,希望你們都好,你們都是我很愛的人,我很在意的人。

 

好久沒有抒發自己的內心文字,有點生澀,這陣子想很多、做很多、挑戰很多、眼淚很多、笑容很多。

在這難得清閒的深夜裡不再喝咖啡渡過漫漫長夜,今天總算能有個好眠,晚安。

 

sylvie1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懂得越多就越難跟別人表達自己的看法,這是我個人的成長歷程。

俗話說的好,半瓶水響叮噹,想當年我什麼都不會,只出的了一張嘴,

如今才明白年輕氣盛時的那些直白的表態再傲慢不過了。

 

這幾年可能是我成長最多的時候,看了極大量的書籍,幾乎是天天泡在書本裡,

找到一位可以給我很多很多的朋友,

他不但給予我知識,也給予我對知識的熱愛。

最近我們一起做畢業製作,更是找到一位好老師,他帶領我們認識自己,

也帶領我對某些事情有了顛覆性的看法。

 

自此之後,看到一些人,還沒深入了解就大肆批評、或者表明自己就是不喜歡、

或者說出「反正這東西就是這樣嘛」之類的話,總讓我替他們捏了一把冷汗。

我知道個人觀感不同,也不便多說什麼,但我擔心的是,當我們批評一樣東西的同時,

是否已經全部了解他了?或者我們只是就自己的經驗、直覺,就去斷定?

相同的,我們喜歡一樣東西,有多少人事先是因了解而喜歡?

甚至,有多少人喜歡了之後會想了解?

 

這個世代充斥著比較意味,如同前幾天我看到鍾老大寫的,20歲比學歷、30歲比經歷...等等,

有多少品牌最後被扭曲成比較的用品,而忽略了本質精神?

舉凡最近在我看來有點諷刺的無印良品、最近非常火熱的apple iphone 、一直都很經典的LV...

我想甚少人熱愛這些品牌是因為了解其品牌精神,主要都是品牌價值(甚至是由商人行銷炒作而成的價值)

這讓我感受到某種對現實殘酷的衝擊,一來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,二來我現在不希望這種事情不斷發生但卻無可奈何。

 

懂得越多,讓我越沉默,我再也不想要隨便去批評任何一件事情,因為我害怕他們有我沒看見的本質精神,

常常也越來越猶豫自己的見聞是否有資格去評論這件事情,所以就變得越來越「沒有意見」。

 

畢業製作一審過後,經歷了思考與檢討,我感到滿足又開心,而且期待。

我們要做的是設計,不是行銷。

 

順帶一提,開始深入研究的最近,我意外的沉迷於日本的設計,我崇拜深澤直人的無意識、黑川雅之提出的八種日本美學意識等等,

亞洲(尤其華人)的文化博大深遠,直到最近才真正理解文創之所以被重視的緣由,

只是總覺得要慢、要謹慎,掌握住細節,由自身去感受,這樣的情緒總在每天蔓延,開始對自己身處的國家感到幸福。

 

 

sylvie1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